今年棉短绒进口市场承接去年的惯性,继续表现良好。其中,除了3月份进口量较低之外,其他月份均处于相对高位。特别是5月份进口市场继续放量,处于今年的次高水平。
1、进口市场继续放量
经历了去年“井喷式”增长,今年棉短绒进口量有所回落,但总体仍处于相对高位水平。据海关数据,2022年5月份我国大陆地区棉短绒进口量约为16547.81吨,环比大增64.84%,同比下降17.93%,单月进口量处于今年的次高水平。
1-5月份棉短绒累计进口量约为6.18万吨,预计全年进口量占需求总量的比重有望超17%,处于相对高位水平。
2、进口来源地和进口省市集中度提高
随着进口量放大,加上市场资源受限、性价比方面的原因,进口来源地区变化较大,今年土耳其“一枝独秀”,5月份从土耳其进口量约为7250.2吨,占比近44%,而因棉浆粕(短丝浆)生产萎缩,需求减量,今年从印度进口明显减少,5月份从印度进口量约为2447.9吨,占比近15%。
此外,今年进口省市也出现了明显分化,其中,山东和安徽继续领跑,两者合计占比超过半壁江山,排名前五的省市进口量合计占比超85%。尤其是作为我国棉短绒生产基地的新疆,今年进口量显著增加,前五月合计进口量约为4689.6吨,占比7.6%。
综上所述,经历了去年“井喷式”增长,今年棉短绒进口量有所回落,但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。由于今年国内棉短绒价格相对较高,内外绒价差明显,加上“新疆棉”事件影响,刺激了进口量不断增加,特别是作为我国棉短绒生产基地的新疆,今年进口量也明显增长。